《债务危机》读书笔记(二)德国恶性通胀

1914年-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个参战国发行了大量的战争债券,逐步积累的本币债务导致一战中大部分参战国或早或晚终结了金本位制。对于德国来说,在德国投降和被强索战争赔款之前,大部分都是本币债务,债主是德国人。战争最后两年,以及战后《凡尔赛和约》,德国被迫借入大量外债,战争失败,寄希望于战争胜利后马克升值来处理这些外债的希望破灭了。

德国开始推行债务货币化,赖掉了国内大部分债务,同时马克疲软让德国尝到好处。虽然货币皮然不利于进口和偿还外债,但对一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有刺激作用,这在经济疲软期是有益的。德国出口业和债券市场开始好转,呈现一片繁荣。

这里我们需要纠正一个关于通胀和通缩的认识,凯恩斯在评论通胀和通缩时写道:“通胀是不公正的,通缩是不合时宜的。在这二者中,或许通缩更不可取,因为在贫困的世界中引发事业,要比让资本家失望更糟糕”。

德国当时推行的刺激政策使德国摆脱了全球经济收缩,保持了相对良好的状况,国内的通胀压力被全球的通缩力量抵消了。

1920年-1921年,外国对德国的经济相当乐观,国际资本大量买入马克,大量资本流入意味着德国经济越来越依赖“热钱”,泡沫涌现。

1921年5月,协约国发出“伦敦最后通牒”,德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争赔偿的争议得到白热化。最后通牒的内容是,如果德国不接受新的赔偿方案,协约国威胁将在6天内占领鲁尔盆地。德国不仅必须偿还巨额硬通货债务,而且面临利息负担。

德国的赔偿负担公布后,马克应声下跌,德国的外币债务上升数十倍。外资离开德国,抽离流动性迫使德国增加马克供应,此时通胀旋涡开始显现。虽然央行可以轻而易举地消灭以本币计价的债务,但不能轻易消除外债。

此时法国继续强硬要求德国偿还债务,否则德国一些最有价值的领土就可能被长期占领。外资撤离,储户去银行挤兑,从而使流动性危机更加恶化。

通胀性萧条的一个典型现象是,每轮印钞之后,越来越多的货币退出流通而不是进入实体。一旦通胀性萧条达到恶性通胀阶段,就很难停止印钞。这是因为,当巨量资本外逃和极端通胀相互强化时,货币即使已失去价值,也越来越难以获得。停止印钞将导致现金极度短缺,并导致金融系统和所有商业彻底崩溃。

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很多人认为,恶性通胀是央行无节制的印钞造成的,只需要央行停止印钞即可。如果事情那么简单,几乎就不会发生恶性通胀!相反,印钞是几个最坏选项中最好的一个。(对于德国来说,只要存在法国入侵德国的可能,货币就不可能稳定下来)

大量印钞并不是恶性通胀的根源,而是防止银行大规模通缩性违约和通缩性经济崩溃的必要行动。

1923年1-8月,法国占领鲁尔区,协约国与德国重新协商战争赔款,德国的恶性通胀步入尾声。

1923年底-1924年,恶性通胀告终阶段,协约国大幅减轻德国债务,德国争取采取几项关键措施:

(1)重组战争赔款:德国的债务负担得到基本缓解

(2)创建新货币:魏玛共和国期间,新旧货币更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德国政府先发行了一种面额非常小的与美元挂钩的债券,这些债券一发行就被保存起来,而不是被花掉,其一发行就失去了流动属性。

(3)限制货币发行量:德国政府宣布成立一家全国性银行,即地租银行,发行以德国农业和工业地产5%进行担保的地租马克,经过一年的相对稳定后,德国决策者实施了货币转换的第三阶段,德国政府推出另一种新的硬通货(帝国马克),帝国马克与地租马克1:1兑换,地租马克仅为形式上由抵押债券做担保,而帝国马克可以在帝国银行兑换成金条,

(4)结束债务货币化:为了建立对新货币的信心,经历通胀性债务危机的国家需要停止债务货币化。

(5)消除赤字:政府找不到新债主时,就需要重新平衡政府预算

(6)紧缩信贷

(7)积累外汇储备

1924年,危机基本结束,德国进入短暂的复苏期,直到10年后德国在大萧条中再次遭受重创。第二次危机不仅在经济上具有破坏性,而且助长了右翼和左翼民粹主义者的崛起,也导致了希特勒上台以及后来发生的一切。

发表评论